2025 年 4 月,黄子韬带着自创卫生巾品牌 “朵薇” 杀入市场,首场直播创下 4000 万 GMV 的战绩,让整个消费品行业为之震动。从 315 晚会后高调宣布入局,到 1 分钱试用装 1 分钟售罄,再到正式发售时的流量狂潮,这位顶流明星用极致的情绪营销完成了传统品牌需要数年才能实现的用户触达。然而,当直播间的喧嚣渐歇,摆在 “朵薇” 面前的,是卫生巾行业残酷的现实 —— 苏菲、高洁丝等老牌劲旅环伺,消费者对安全产品的信任重建需要时间,而明星光环能否转化为持久的品牌力,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一、流量双刃剑:成也情绪,困也情绪
黄子韬的成功始于对社会情绪的精准捕捉。2025 年 315 晚会曝光卫生巾行业质量乱象后,消费者对安全产品的渴求达到顶点。黄子韬迅速打出 “透明工厂”” 医护级标准 “等概念,其妻徐艺洋亲自试用的细节、1 分钱试用装的” 宠粉 ” 策略,成功将公众对行业的焦虑转化为对品牌的期待。数据显示,4 月 11 日的试用装直播吸引超 800 万人观看,4.95 万份试用装在 60 秒内售罄,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破 10 亿,形成现象级传播。
但情绪驱动的消费存在天然短板。有消费者在评论区直言:”买卫生巾是看韬韬,用着好才会回购。” 这种基于明星信任的购买行为,本质是对产品力的 “预支消费”。行业分析师指出,卫生巾复购率依赖产品体验而非情感共鸣,朵薇首单转化率虽高,但 30 天复购率若低于 40%,将面临用户流失风险。
二、信任危机:从 “贴牌疑云” 到口碑大考
产品质量成为朵薇的核心挑战。尽管黄子韬强调 “收购并改造米菲旧工厂”,但 315 晚会中米菲因 “使用翻新料” 被点名的历史,仍让消费者心存疑虑。有业内人士透露,”医护级” 认证属于团体标准,不同品牌检测方法差异大,实际品质难以横向对比。首批用户反馈中,”吸收速度”” 异味控制 ” 等核心指标虽无差评,但也未出现超越一线品牌的突破性体验。
更棘手的是黄子韬的个人信誉积累。年初直播承诺 “抽奖送车” 最终变为 “使用权赠送”,导致粉丝信任度下滑,这种 “套路感” 正渗透到朵薇品牌。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吐槽:”怕又是明星割韭菜,不敢多囤。” 而卫生巾作为高频消费品,用户决策高度依赖品牌信任,如何让 “黄子韬推荐” 升级为 “朵薇可靠”,成为团队必须破解的命题。
三、渠道短板:直播神话背后的渗透困境
当前朵薇的销售高度依赖抖音直播,5 月 18 日首场正式直播贡献了 83% 的 GMV。这种模式在品牌初创期高效,但也埋下隐患。对比苏菲、ABC 等品牌,其线下渠道覆盖全国超 30 万家门店,下沉市场渗透率达 78%,而朵薇截至 2025 年 5 月,仅在 10 个城市试点便利店铺货,线下渠道营收占比不足 5%。
渠道单一化的风险在 618 大促中已显现:当各大品牌开启全网低价促销,朵薇直播间流量被分流,单日销售额较首秀暴跌 60%。供应链专家指出,卫生巾单价低、体积大,消费者习惯 “随手购买”,缺乏线下触达的品牌很难突破区域性限制,尤其是三四线市场,夫妻店陈列位的争夺远比直播间流量战更残酷。
四、巨头绞杀:概念创新难敌体系优势
随着凡客、东方甄选等企业宣布进军卫生巾市场,朵薇的 “透明工厂”” 医护级 “等概念正在被快速复制。凡客推出” 无菌车间可视化 “直播,东方甄选主打” 有机棉原料 “,老牌劲旅高洁丝则加码” 抗 HPV 病毒 ” 功能型产品,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国际巨头的反击更为致命。宝洁旗下护舒宝同步推出 “区块链溯源” 技术,用户扫码即可查看生产全流程,直接对标朵薇的透明化策略;金佰利旗下高洁丝启动 “百亿补贴”,将高端产品线价格下探至与朵薇持平。这些拥有成熟供应链、研发体系和渠道网络的企业,正用体系化优势挤压新品牌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