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燥,宜食酸以收之”,《黄帝内经》中这句养生智慧,为秋日饮食指明了方向。随着秋风渐起,市面上的葡萄迎来最佳赏味期 —— 这种酸甜多汁的水果,不仅是秋日里的味蕾慰藉,更是中医眼中 “补气血、滋肝肾” 的养生佳品。广东省中医药局官方账号近日特别推荐,秋季多吃葡萄,既能收敛肺气、补充夏季流失的阴液,还能养护血管、健脾开胃,尤其适合气血虚弱、口干舌燥的人群。更有意思的是,黑、紫、红、白四种颜色的葡萄,还暗藏着 “五色入五脏” 的养生玄机,学会挑选和食用,能让秋日养生事半功倍。

从中医典籍来看,葡萄的养生价值早已被认可。《神农本草经》记载葡萄 “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随息居饮食谱》更是称其 “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现代营养学也印证了这些功效:葡萄富含花青素、白藜芦醇等抗氧化物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血栓,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其含有的多种果酸可促进消化,帮孩子健脾开胃;多汁的特性则能补充夏季因出汗流失的阴液,缓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等 “秋燥” 症状。对气血不足的人来说,每天吃一小串葡萄,能改善身体疲乏、心悸盗汗的问题,堪称 “天然的补血剂”。
不同颜色的葡萄,在功效上还各有侧重,这正契合了中医 “五色入五脏” 的理论。白色(青色)葡萄未成熟时偏青,成熟后呈乳白色,对应 “白色入肺”,擅长补肺气、润皮肤毛发,对秋季常见的肺燥咳嗽、咽干咽痒有缓解作用;红色葡萄对应 “红色入心”,能活血护心、软化血管,适合需要养护心血管的人群;黑色葡萄则 “入肾”,富含钾、镁、钙等矿物质,不仅能滋阴养肾,还能提神醒脑、抵抗疲劳,尤其适合经常熬夜、腰酸膝软的人;紫色葡萄融合了红、黑两色的优势,花青素和类黄酮含量极高,对视力减退有不错的缓解效果,经常看电脑、玩手机的人不妨多吃。不过专家也强调,四种颜色葡萄的核心功效差异不大,日常食用可根据个人口感和需求选择,无需过度纠结。
想吃到最甜、最新鲜的葡萄,挑选技巧很关键。首先看果梗:新鲜葡萄的果梗呈鲜绿色,与果粒连接牢固,轻轻提起时很少掉粒;果粒并非越紧密越好,适度松散的葡萄通风性好,不易腐烂。其次看色泽:成熟度高的葡萄会呈现品种特有的色泽,比如黑葡萄要黑得发亮,红葡萄要红得均匀,剥开果粒后,葡萄籽呈褐色的说明成熟度更佳。最后是尝味道:整串葡萄最下面的一粒通常成熟最晚,如果这粒葡萄够甜,整串葡萄的甜度就有保障。清洗时也有讲究,不建议将葡萄一粒粒揪下来洗,以免破坏果蒂让农药残留进入果肉;葡萄表面的白霜是天然的糖醇类物质,是新鲜的标志,无需刻意洗掉,用流水轻轻冲洗即可。
秋季吃葡萄虽好,但也有注意事项。葡萄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控制食用量,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并监测血糖变化;脾胃虚弱、容易腹泻的人不宜过量,以免加重肠胃负担。此外,葡萄不宜与海鲜、牛奶等食物同食,以免果酸与蛋白质结合影响消化。
总而言之,葡萄是秋日里性价比极高的养生水果,既能补气血、滋阴液,又能护血管、健脾胃,不同颜色还能满足多样化的养生需求。掌握正确的挑选和食用方法,让这颗酸甜的 “秋日珍宝” 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轻松度过干燥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