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肺黄金期:中医教你5招润肺防病,轻松祛病延年​

惊!秋季养肺正当时,学会这5招让你肺气足、病不找

中医认为,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也是人体最易失守的第一道防线。注重肺部养生,是祛病延年之关键。转眼已快到9月,秋燥症状如口干、咽干等悄然来袭,此时正是养肺的黄金时期。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呼吸科黄东晖主任医师指出,秋季养生要根据“万物秋收,肺旺气躁”的特点,突出 “润”和“静” ,为冬令的阳气潜藏做准备。

秋季为何适合养肺?

秋季气候由热转寒,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在五脏中与肺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中提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所以,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应以养收为原则。

秋季养肺重点注意5点

  • 起居调养​:秋季自然界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过。初秋天气变化无常,应多备几件秋装,酌情增减,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以防受凉感冒。深秋时节,风大转凉,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及时增加衣服。
  • 精神调养​: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结。因此,秋季养生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我国古代民间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就是养收之法,能使人心旷神怡,消散不良情绪。
  • 饮食调养​:秋季易感受燥邪伤肺,应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吃点酸味食物,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但也不可过量。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佳,可选择蜂蜜、罗汉果、沙参、淮山、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药食同源之品。如蜂蜜润肺止咳,罗汉果清肺润肠,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淮山健脾、补肺、益肾。
  • 运动调养​:秋季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可坚持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功法,间中爬山登高。锻炼应注意适度,避免汗出当风、不慎受凉。不同年龄、体质的人可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如跑步、散步等。也可进行“秋冻”锻炼和冷水浴,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 防病保健​:秋季气候变化异常,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抵抗力减弱,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也是肠炎、痢疾、疟疾、“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如佩戴口罩、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要加强室内通风,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卫生。

秋季润肺去燥食疗推荐

  • 鲜石斛老鸭煲​:鲜石斛用开水浸泡30分钟,老鸭切块焯水后与火腿片等一起炖20分钟,再与高汤及泡好的石斛一同装入炖盅蒸40分钟后调味。功效为健脾利水,益气养阴。
  • 百合莲子粥​:将百合、莲子煮粥,加适量冰糖调味,可润肺养阴、养心安神。
  • 芦根杏仁粥​:鲜芦根与杏仁同煎取汁,放入粳米煮粥,能生津润肺,健脾和胃。
  • 蒸梨​:梨洗净去核,放入川贝母、百部、陈皮后蒸熟,每日食用一个,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对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有较好疗效。

秋季是养肺的关键时期,通过合理的起居、精神、饮食、运动调养以及防病保健,再搭配润肺去燥的食疗,能让我们在秋季拥有健康的肺部,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