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和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千万别这么做!”“痛风患者绝对不能碰菠菜,嘌呤太高了!”“想补铁补血?多吃菠菜准没错!” 作为餐桌上的 “常客”,菠菜凭借翠绿的色泽和多样的吃法圈粉无数,却也被这些谣言缠上,让不少人吃的时候满心顾虑。近日,央广网结合科学依据,逐一揭穿关于菠菜的 3 个常见谣言,教大家正确吃菠菜,不浪费营养也不踩坑。

一、谣言一:菠菜 + 豆腐 = 结石?焯水就能解决
“菠菜中的草酸会和豆腐里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导致结石,还影响钙吸收”,这是关于菠菜最深入人心的谣言。但真相是,菠菜和豆腐不仅能一起吃,搭配好了还更健康,关键在于 “焯水” 这一步。
央广网指出,菠菜草酸含量确实不低,每 100 克可达 600-1000 毫克,而豆腐(北豆腐、南豆腐)钙含量约 105-113 毫克 / 100 克,二者结合确实会形成草酸钙沉淀。但这种沉淀并非 “洪水猛兽”:一方面,豆腐中的钙能在胃肠道与菠菜草酸结合,减少草酸被吸收入血,反而降低泌尿系统结石风险;另一方面,只要给菠菜 “焯水”,就能轻松去除大部分草酸 —— 沸水中焯 1 分钟可去 43% 草酸,焯 4 分钟去除率达 58.9%,若搭配豆腐再烹调 3 分钟,草酸去除率能到 60%。
经过这样的处理,剩下的少量草酸对钙吸收影响微乎其微,形成的草酸钙沉淀也会随粪便排出,健康人群完全不用担心结石问题。相反,单独大量吃未焯水的菠菜,草酸才会影响铁、锌等营养素吸收,增加结石风险。
二、谣言二:痛风患者不能吃菠菜?焯水后可适量吃
不少痛风患者被叮嘱 “远离菠菜,嘌呤太高”,但科学数据却给出了不同答案:菠菜的嘌呤含量属于 “低水平”,痛风患者焯水后可适量食用。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和《中国营养科学全书》,菠菜嘌呤含量约 8-23 毫克 / 100 克,远低于 “高嘌呤食物”(≥150 毫克 / 100 克)的标准,甚至比很多蔬菜都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菠菜中的草酸会与尿酸 “抢着” 通过肾脏排泄,可能影响尿酸排出。因此,痛风患者吃菠菜前,务必用沸水焯 1 分钟去除草酸,弃汤食用,且不要一次性大量吃,就能在补充营养的同时,避免加重病情。
更值得一提的是,菠菜富含维生素 C 和叶酸,这两种营养素对痛风患者还有保护作用,能帮助减轻炎症反应,完全禁止食用反而会错失这些益处。
三、谣言三:多吃菠菜能补铁补血?吸收率太低不顶用
“菠菜含铁量高,是补铁补血的好选择”,这个说法让很多人把菠菜当作 “补铁神器”,但真相是,菠菜补铁效果并不好,不能作为主要补铁来源。
虽然菠菜铁含量(2.9 毫克 / 100 克)在蔬菜中不算低,但它含有的是 “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极低,仅 2%-20%(通常低于 5%),还容易被草酸、植酸等成分干扰。而肉类、动物肝脏中的 “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 15%-35%,且不受其他膳食因素影响,比如猪肝(23.2 毫克 / 100 克)、鸭血(30-39 毫克 / 100 克),才是真正的 “补铁能手”。
如果想通过菠菜稍微补充点铁,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甜椒、橙子、猕猴桃),维生素 C 能将非血红素铁转化为易吸收的形式,提升吸收效率,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和动物源性铁媲美。
四、菠菜正确吃法:记住这 3 个要点
破除了谣言,掌握正确的吃法才能让菠菜发挥最大营养价值:
- 必须焯水,焯后过凉:无论凉拌、清炒还是做汤,菠菜都要先放沸水中焯 1 分钟,去除大部分草酸;焯后过冷水,能保持翠绿色泽和爽脆口感,还能减少水溶性维生素流失。注意焯水前不要切,避免营养浪费,焯水时滴几滴食用油,能更好锁住维生素。
- 合理保存,避免剩菜:新鲜菠菜建议在 4℃冷藏,保存不超过 24 小时;炒熟的菠菜最好当餐吃完,研究显示,炒熟菠菜在 4℃冷藏 16 小时,亚硝酸盐就会超标,食用后可能危害健康。
- 控制用量,均衡搭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应吃 300-500 克蔬菜,其中一半以上是深色蔬菜,菠菜作为深色蔬菜,每天吃 200 克左右即可,不要过量食用,避免因草酸残留引发不适。同时要搭配其他食材,保证营养均衡。
新闻总结
关于菠菜的 “不能和豆腐同食”“痛风患者禁吃”“多吃能补铁” 3 个常见谣言均被科学揭穿:菠菜与豆腐焯水后同食安全且有益,痛风患者焯水后可适量吃,菠菜补铁吸收率低不能作为主要来源。正确吃菠菜需牢记 “焯水、鲜吃、适量” 三大要点,焯水 1 分钟去草酸,新鲜菠菜冷藏不超 24 小时,每天食用约 200 克,搭配其他食材均衡营养,才能充分享受菠菜的美味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