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度活跃、容易冲动时,往往会觉得孩子只是“调皮”,觉得长大就好了。然而,孩子可能并非单纯的调皮,而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多动症”。这可不是小问题,需要家长们格外关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与大脑发育相关的疾病。如果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以下3个表现,家长们就应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专业医生判断孩子是否患病。早防、早筛、早诊、早治,预后是比较好的。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多场景、多方面、持续出现,比如在课堂上听讲不专心,写作业时容易分心,做事情总是有头无尾,这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其次是行为过度活跃,孩子总是停不下来,无法控制自己,“活泼”程度明显与年龄不符,比如在课堂上坐不住,小动作不断,经常跑来跑去,这也可能是多动症的信号。还有就是容易冲动,孩子总是有一些过激行为,比如打断他人说话、扔东西等,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很多家长可能会将多动症与其他疾病混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表现丰富,与环境、年龄不符;抽动症则是突然发作,重复发作,每次发作有变化;癫痫以运动发作为主,动作刻板,有节律性,突发突止。
在育儿过程中,还有不少传言需要辨别真假。有人说电子产品看多了才会抽动,其实抽动症发病机制与多巴胺过度兴奋有关。对于已经患有抽动症的孩子,需要限制使用电子产品,尽量减少兴奋诱因,让大脑平衡、稳定。对于正常孩子,也不能频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帮助孩子释放能量,让大脑保持平衡。还有人认为多动症的孩子长大就好了,其实多动症并不能自愈,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干预,也需要家长、学校多方配合,帮助孩子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好转。另外,癫痫会让人变傻的说法也不准确,一般情况下,跟遗传有关的癫痫或癫痫发作时造成严重缺氧、中毒、感染,可能会对智力造成影响,但目前针对癫痫发作造成的后遗症,也有很多康复方法。而癫痫发作时撬开牙关、掐人中都是错误做法,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正确做法是先把围在患者周围的人群散开,保证空气流通,让患者侧躺并清理分泌物,记录发作时长并及时拨打120。
为了帮孩子远离多动症,家长们要从怀孕、生产期间就开始注意。准妈妈要保持良好心情、定期产检、遵医嘱补充营养素以及尽量避免病毒感染。在养育期间,不要通过所谓的“补脑药”给孩子补脑,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适量多食用富含DHA的食物,比如深海鱼等海产品。尽量避免意外伤害、感染等有害因素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伤害,成长过程中不要总是打击孩子,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正确引导。
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可能隐藏着健康问题,家长们不能掉以轻心。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度活跃、容易冲动等表现时,要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开育儿误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