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程序员一天跑8趟厕所,体重暴跌!罪魁祸首竟是它,很多人还在做!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问题常常悄然找上门,而有些病症的出现,着实令人措手不及。今年刚满30岁的互联网程序员小林(化名),就遭遇了一场让他苦不堪言的健康危机,原本朝气蓬勃的他,仿佛一夜之间被“厕所”困住,生活和工作全乱了套。

小林从事互联网编程工作,典型的“996”工作模式,工位到洗手间的距离成了他工作中的“生命线”。两年前,28岁的他就开始频繁腹泻,一紧张就腹痛,腹痛后就迫不及待地冲向厕所,最多时一天能跑8趟。身高175cm的他,体重从140斤直直掉到110斤,面颊凹陷,整个人看上去一下子老了10岁。起初,小林以为只是外卖吃坏了肚子,并未太在意。然而,频繁腹泻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焦虑,开会前他必须提前1小时空腹,出差时只敢选择高铁一等座,就为了离厕所近一些。

无奈之下,小林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程权医生处就诊。他做了一系列检查,肠镜、超声、化验结果基本都正常,直到进行了“肠道功能检测”和“食物不耐受筛查”,真相才浮出水面:小林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并合并乳糖不耐受。程权医生介绍,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腹痛、腹泻、腹胀是其常见症状,还会造成营养不良、焦虑、失眠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进一步诊断,程医生发现小林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弦,是典型的肝郁脾虚夹湿。深入问诊后,找到了病根——日常饮品。原来,小林长期熬夜写代码,靠拿铁“续命”,每天至少3杯全脂拿铁加上1杯冰奶茶,三餐依赖外卖,辛辣生冷食物来者不拒。过量的乳糖加上咖啡因,刺激肠道高敏感,导致肠脑轴失调,肠道像“打了结”一样痉挛,从而出现一泻千里的症状。

针对小林的情况,程医生采用了“中药 + 解痉 + 调节菌群 + 低FODMAP饮食”四位一体的中西医结合方案。通过中药疏肝健脾,行气化湿,同时配合西药和益生菌。程医生还严格要求小林停掉所有含乳糖的饮品,改用燕麦奶,并且每日晚餐后快走30分钟,将心率维持在110次/分,以此降低内脏高敏感。

经过3个月的治疗,小林的大便次数降到了每日1 – 2次,体重回升了8斤,面色也变得红润起来,他开心地说:“开会再也不用抢第一排了。”

程权医生表示,门诊里像小林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最小的患者不到18岁,是一名高中生。他们都有着共同特点:长期久坐、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靠奶茶咖啡“续命”,常吃外卖高油高辣食物。程医生解释,腹泻只是表象,背后往往是肠脑轴失衡,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身心共病,焦虑会让肠道更敏感,肠道反过来又会放大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改善体质,预防和缓解肠易激综合征呢?程权医生建议,要戒乳糖、少咖啡因,采用低FODMAP饮食,像燕麦奶、米饭、香蕉、黄瓜可常吃,大蒜、洋葱、苹果、豆类先回避;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使心率达到110 – 120次/分,促进肠蠕动节律;学会腹式呼吸,早晚各5分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23:30前上床,睡前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降低肠脑轴过度警觉。

肠易激综合征或许会长期伴随,但只要找出诱因,调整饮食,规律作息,就能让肠道恢复健康,让人生重新回到正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