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安门地区已出现蓝天,8 点以后以晴为主……”2025 年 9 月 3 日 7 时,距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召开仅剩两小时,北京市气象局的精准预报,如同一颗定心丸,为大会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基础。9 时,大会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准时开启,而这份精准背后,是北京市气象局 200 多个日夜的不懈坚守与辛勤付出。

党建引领:让承诺掷地有声
今年 2 月,北京市气象局接到纪念大会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后,便迅速进入 “战时状态”。6 月 12 日,在北京市气象部门 “亮品牌、践承诺” 活动现场,气象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为了将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北京市气象局开展了 “三先” 专项行动和 “八个一” 系列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3 月,一场动员部署会打响了保障工作的 “第一枪”,成立工作专班领导机构,设立 “一办七组”,对接 12 个工作机构的 24 项个性化服务需求,明确 56 项重点任务并倒排时间,建立分级调度、信息简报等机制,为保障工作筑牢了坚实的指挥体系。
科技赋能:打造 “气象大脑” 精准预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了实现精准预报,北京市气象局匠心打造了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平台,这个平台如同 “气象大脑”,实时掌握着天安门地区的风云变化。
依托国债项目,北京市气象局新建了 2372 个铁塔气象站、80 部地基遥感垂直设备等,并将原有设备全部接入平台,实现了 “地空天” 一体化气象监测数据的可视化阅览。平台的时空分辨率达到 5 分钟和 10 米,能够直观展现温度、湿度、风场等关键气象要素的三维动态变化,还能提供核心区 0—3750 米共 32 层高度的实时风场流线图。此外,平台基于纪念大会应急预案,接入未来 72 小时站点精细化预报,自动识别不同等级天气对各点位的影响并给出建议措施,为指挥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协同联动:全方位守护大会顺利举行
在纪念大会保障工作中,北京市气象局形成了现场与后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模式。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辆气象应急指挥车严阵以待,由 6 名业务骨干组成的现场气象服务团队,通过高通量卫星通信与后方保持实时联动,车载设备实时监测气象要素、回传天空云况图像,为预报服务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与此同时,另一支现场团队入驻北京市总指挥部,及时传达现场气象服务需求,开展实时服务。后方团队则充分发挥 “大脑” 作用,参与多部门专题会商,研发近 30 种专项气象服务产品,对接电力公司提供决策支撑,针对汛期雷电频发情况,组织专家多次踏勘关键区域,指导防雷施工。朝阳、昌平、通州等区气象局也密切监视天气演变,做好属地保障工作。
从 2 月到 9 月,200 多个日夜的坚守,北京市气象局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圆满完成了纪念大会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当大会圆满落幕,他们的守护仍在继续,为大会撤场等后续环节提供着坚实的气象保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气象人的担当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