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青青,粽香悠悠,龙舟竞渡,人声鼎沸。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一场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在神州大地热烈上演。人们裹粽品鲜、赏龙舟竞渡、逛民俗市集,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文旅消费市场迎来 “井喷式” 增长,非遗技艺与民俗活动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强劲引擎,将端午假日的氛围感彻底 “拉满”。

在浙江温岭石塘镇,传统粽子与海鲜奇妙碰撞,诞生出独具特色的海鲜粽。清晨三四点,当地餐馆的后厨便已忙碌起来,师傅们将新鲜鱼虾、蟹肉等海鲜精心炒制,与糯米完美融合,裹上竹叶蒸煮。店主林秀玉介绍,每天手工制作约 800 个海鲜粽,仍供不应求,订单从上海、山东、杭州等地纷至沓来,小小的海鲜粽,不仅承载着独特的地域风味,更成为拉动端午消费的热门单品。
河南安阳的商超里,端午消费热潮同样涌动。货架上,养生粽、玫瑰蜜枣粽等新口味粽子备受青睐,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传统国风装饰品香包也迎来销售旺季,既有元宝、生肖等经典款式,又有融入现代设计的创新造型。顾客王海英挑选着香包,直言其内含艾叶、丁香等中药材,兼具驱虫提神功效,是端午佳节的 “必备好物” 。
龙舟赛事则成为点燃文旅热情的 “催化剂”。江西南昌的龙舟大赛现场,鼓声阵阵,龙舟如箭般飞驰,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围观。赛场外的江西小炒市集香气四溢,南昌拌粉、白糖糕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大快朵颐。商家程冬带来的江西粽子、咸鸭蛋等特产销量喜人,直言 “赛事带火了生意”。
除了特色美食与民俗活动,多地还创新推出 “票根经济”“赛事经济”,串联多元消费场景。甘肃兰州,凭借 2025 兰州马拉松比赛号码布,市民游客可免费体验汉代礼仪、制作漆扇文创,还能享受逛黄河楼、吃牛肉面等多重优惠;江苏南京将大型演出票根优惠范围拓展至 200 家商户,折扣、专属套餐福利满满;河北邯郸武安市在马拉松赛事沿途设置农产品展示、美食品尝、文化展演区,预计带动周边酒店、餐饮消费增长 30%。
安徽省也积极释放惠民福利,169 家旅游景区面向学生推出门票优惠,持续发放消费券,并打造光影秀、水上夜游等特色项目。游客王运花兴奋地表示,优惠领取便捷、覆盖景区广泛,正是全家出游打卡的好时机。
从舌尖上的美味到民俗活动的热闹,从特色赛事的激情到文旅优惠的贴心,这个端午,非遗技艺与民俗活动深度融入文旅消费,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更有力推动了假日经济的繁荣。各地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消费场景,成功将节日氛围转化为消费动能,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未来,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进一步融合,类似的 “文化 + 旅游 + 消费” 模式有望持续升温,为人们带来更多惊喜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