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的大舞台上,风云变幻总是令人猝不及防。当国内金融从业者和媒体大多聚焦于A股牛市的热闹景象时,一个更为危险且被刻意忽视的信号正悄然浮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以一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试图通过强取豪夺的手段,从国际性大企业手中夺取股权,这一行为不仅在美国国内掀起了惊涛骇浪,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担忧。

特朗普政府的疯狂之举
近期,海外媒体纷纷报道,美国商务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公然表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97%的收入来自美国政府,如同政府部门一般,特朗普政府理直气壮地认为可以持股此类企业,甚至对于任何为美国增加“根本价值”的企业,都虎视眈眈。这并非空穴来风,8月7日,特朗普毫无征兆地在社交媒体上对英特尔CEO陈立武发难,指责其存在严重利益冲突并要求辞职。然而,5天后,特朗普却与陈立武会面,还大为赞赏。直到8月22日,谜底揭晓,美国白宫新闻秘书承认,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正与英特尔商讨协议,英特尔将以89亿总价向美国政府转让近10%的股权。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资本市场瞬间炸开,打破了美国几十年来的传统,美国政府向来宣扬保护私人财产,如今却以巧取豪夺的手段逼迫科技公司出让股权,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尝到甜头的特朗普并未就此收手,他将目标迅速锁定韩国三星和台积电,试图用美国芯片补贴换取股权。这一系列举动让全球押注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人人自危,海外科技和金融市场也因此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有被美国政府敲诈的可能,甚至连军火公司也未能幸免。
美国财政危机下的无奈豪赌
特朗普政府如此不顾颜面、破坏立国根本,背后是对美国财政危机的无奈应对。以往美国的危机多局限于社会层面,大公司之间的金融危机虽时有发生,但美国政府凭借强大的军事支持和举债能力,总能轻松应对,税收作为抵押借债的模式也相对稳定。然而,如今情况截然不同。“大而美”法案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美债信用未恢复,美国财政部每年需支付1.2万亿以上的利息。美债拍卖现状堪忧,5年期以上国债利率高达3.8%以上,10年期国债利率高达4.3%以上,30年期国债利率时不时突破5%,这充分显示出美债需求不足。
为了缓解这场信任危机,特朗普政府病急乱投医,试图通过充实美国财政部资产来提高美债信誉度。他们认为,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股权纳入资产范畴,就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缓解美债危机。但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不仅破坏了美国长期以来宣扬的价值观和传统,也让全球对美国的信任大打折扣。
全球影响与中国机遇
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让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人人自危,也让全球看到了美国经济的脆弱和自私。曾经,美国一些媒体和经济学家抨击中国经济模式,如今,美国用自己的行动狠狠打了这些人的脸。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芯片企业开始大幅上涨,寒武纪的股票价格甚至超越了贵州茅台。这背后的本质逻辑是,海外科技和金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而中国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成为了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和金融市场稳定性,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全球各国也应警惕美国的这种危险行为,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