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社区餐饮这个曾经“略显沉寂”的领域,因海底捞的强势入局,再次成为行业焦点。8月底,海底捞全国首家社区店落户北京昌平区沙河玖耀里社区,这一举动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社区餐饮市场的层层涟漪。

社区餐饮:从“顶流”到“雷区”的兴衰反转
社区餐饮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在国家政策鼓励、行业大佬示范以及疫情特殊影响下,它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2023年,全国新注册各类“社区食堂”超1700家,中式社区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增至13658亿元,头部品牌纷纷布局,全国餐饮创业者热烈跟随,社区餐饮一度成为“行业顶流”。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大量餐饮店涌入,社区餐饮很快陷入内卷,成为“红海”。一些餐饮老板简单认为开在居民区就是做好社区店,却忽略了消费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带来的运营难度。全时段运营不仅要求延长经营时间,更要实现商业模式的效率升级。2024年,社区餐饮迎来“沉淀期”,“快餐坪效之王”南城香单店流水下降14%,利润同比下降35%,原定开店计划大幅缩水。今年年初,“社区食堂倒闭”成为热点话题,多地出现社区食堂因运营和服务不佳而停业的情况。
商场式微,社区成餐饮大佬新宠
与社区餐饮的起伏不同,商场餐饮近年来逐渐式微。2024年,34.9%的购物中心新入驻商铺少于关店商铺,全国至少38家商场宣布闭店,其中运营10年以上的占76%。即便存活的商场,租金也居高不下。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百MALL商铺平均租金高达27.17元/平米/天,同比上涨0.25%。高租金加上客流碎片化,让购物中心餐饮面临新一轮“大逃亡”。
相比之下,社区餐饮虽然难做,但能经营常客群体,扎根地方长久生存。餐饮人逐渐意识到,逃离商场的最佳选择或许是社区。海底捞等餐饮大佬的入局,正是看中了社区餐饮的潜力。
社区餐饮竞争规则悄然改变
如今,社区餐饮的竞争规则已与过去大不相同。曾经,社区餐饮以夫妻老婆店为主,如今,南城香、紫光园等连锁品牌的扎根,提升了社区消费氛围,推动社区餐饮向全龄化、多元化、市场化方向转型。
从消费群体来看,从商场“撤退”的消费者愿意为家门口的品质买单,海底捞等头部品牌的进驻将拔高社区餐饮客单价。消费者更加注重“及时满足”和“便利性”,社区餐饮能帮助消费者节省时间,因而更具吸引力。此外,社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如新中产聚焦五环外,也为社区餐饮带来了新的商机。
新闻总结
海底捞杀入社区,引发餐饮大佬对社区餐饮的疯狂抢滩。社区餐饮经历了从“顶流”到“雷区”的兴衰反转,商场餐饮的式微让其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尽管社区餐饮竞争激烈,存在“开9家亏6家”的情况,但竞争规则已悄然改变,消费氛围成熟,消费者需求升级。未来,社区餐饮将走向更加丰富多元的状态,既有夫妻老婆店的烟火气,也有连锁品牌的稳定与高效,还有大佬入局带来的新价值。在连锁经营精细化阶段,稳定将成为社区餐饮更长久的生存力,社区也将成为见证这一生存力的最佳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