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克东北部风景如画的克尔科诺谢山,一场惊心动魄的 “现实版寻宝游戏” 悄然上演。两名匿名登山者在穿越密林抄近路时,不经意间瞥见石墙缝隙中露出的金属箱角。好奇心驱使他们撬开箱子,刹那间,金灿灿的光芒令两人目瞪口呆 ——10 个金手镯、17 个金属雪茄盒、精致粉盒与梳子,以及整整 598 枚金币赫然在列!这份价值超 3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259 万元)的神秘宝藏,瞬间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对其背后的故事浮想联翩。

这两名幸运的登山者在发现宝藏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往附近小镇的东波西米亚博物馆进行鉴定。博物馆考古部门负责人米罗斯拉夫・诺瓦克透露,钱币专家随即赶赴发现地展开调查。经初步研究,598 枚金币总重 3.7 公斤,而其中两枚密封严实的雪茄盒,至今无人知晓内部藏着何种秘密。令人疑惑的是,这批财宝的主人身份与藏匿原因仍是未解之谜。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由于其中最新的一枚硬币铸造于 1921 年,这批宝藏的埋藏时间最长不超过 100 余年。
关于宝藏的来源,各方猜测层出不穷。诺瓦克推测,宝藏发现地临近捷克与波兰边境,曾居住着捷克人和德国人,财宝或许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在战争爆发前以及结束前后,大批捷克人、德国人及犹太人撤离该地区,这批财宝可能是某位逃亡者仓促间埋下的 “生命保障” 。然而,金币的来源却与这一推测产生矛盾 —— 它们 “一半来自巴尔干地区,另一半来自法国”,竟无一枚本地金币,这一反常现象让寻宝谜题愈发扑朔迷离。
英国卡迪夫大学现代史教授玛丽・海曼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见解。她认为,宝藏埋藏时间应距 1921 年不远。当时正值经济下滑、失业潮席卷的动荡时期,人们为躲避经济危机选择埋藏黄金的行为并不罕见。若这批财宝是二战前后埋藏,理应出现那个时期铸造的货币。
这桩神秘的宝藏发现事件,迅速点燃了当地民众的好奇心。东波西米亚博物馆的电话几乎被热心线索 “打爆”,有人猜测宝藏来自周边名门望族,有人坚信这是战争战利品,甚至有人脑洞大开,怀疑其主人是神秘收藏家、博物馆 “内鬼”,乃至江洋大盗。待专家完成对财宝的全面分析后,博物馆计划为这批传奇宝藏举办短期展览,让更多人一睹其风采。
根据捷克法律,考古发现归当地政府所有。诺瓦克表示,登山者将财宝上交博物馆的做法值得称赞,他们有权获得与财宝经济或历史价值挂钩的丰厚奖励。这场意外的宝藏发现,不仅为登山者带来意外之喜,更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留下一段充满悬念的传奇故事。随着调查的深入,或许有一天,这段尘封百年的秘密将被彻底揭开,而我们也将得以窥见那个动荡年代里,某个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