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厨房水槽里倒掉的废食用油、餐馆下水道里的 “地沟油”,如今竟能摇身一变,成为飞机翱翔蓝天的绿色动力?这不是科幻剧情,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 在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来临之际,北京大兴、成都双流等机场的部分航班,已悄悄加注掺混了 1%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燃油。这场从厨房到蓝天的 “废油变身记”,不仅解决了餐厨废油的环保难题,更为航空业减排打开了全新通道。

什么是 SAF?让飞机 “喝” 废油的关键密码
提到航空燃料,人们往往想到石油制品,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固有认知。SAF 是以餐厨废油、动物脂肪、生物质等非化石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料,其分子结构与传统航空燃料几乎一致,无需改造飞机发动机或机场加油设施,就能直接掺混使用 —— 这意味着,现有全球民航 fleet 都能 “无缝衔接” 这种绿色燃料。
更令人惊叹的是 SAF 的减排实力。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SAF 全生命周期最高可减少 80% 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远超其他航空减排手段。要知道,航空业碳排放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3%,若不采取行动,2050 年这一比例可能升至 22%。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 2050 年,SAF 将贡献民航业 65% 的碳减排量,成为实现 “净零排放” 的核心力量。“SAF 就像给飞机装上了‘环保引擎’,不用改变飞行模式,就能大幅降低碳足迹。” 航空环保专家解释道。
废油变身记:三步完成从 “地沟油” 到航空燃料的蜕变
餐厨废油是如何 “飞” 上蓝天的?以霍尼韦尔 Ecofining™技术为例,整个过程堪称一场精密的 “化学魔术”。第一步是 “原料收集与预处理”:专业团队从餐馆、家庭收集餐厨废油,去除杂质、水分和盐分,确保原料纯度;第二步是 “化学转化”:预处理后的废油被送入炼厂,通过脱氧、加氢裂化等工艺,将油脂中的长链脂肪酸转化为短链烃类 —— 这一步相当于 “打破旧分子结构,重建符合航空燃料标准的新结构”;第三步是 “异构化与提纯”:通过异构化调整分子分支结构,提升燃料的低温性能(确保飞机在高空低温环境下正常供油),最终提纯出纯净的 SAF。
除了餐厨废油,SAF 的原料来源还在不断拓展。霍尼韦尔开发的乙醇制航空燃料技术(ETJ),可将玉米基、纤维素基乙醇转化为 SAF,生命周期减排率达 50%-80%;更先进的 eFining™技术,甚至能利用绿氢和二氧化碳制备 “电子燃料”,减排率高达 88%。“从废弃油脂到二氧化碳,只要技术到位,很多看似无用的物质都能变成航空燃料的原料。” 霍尼韦尔技术专家表示。
中国落地:100 万吨 SAF 基地崛起,废油减排规模化
在国内,SAF 的产业化进程已悄然加速。2022 年,霍尼韦尔与东华能源合作,在广东茂名建设年产量 100 万吨的 SAF 生产基地 —— 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 SAF 项目之一,投产后每年可处理大量餐厨废油,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数千万棵树。近期,霍尼韦尔又与中环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将借助 MTJ 技术,把绿色氢氨醇项目拓展至 SAF 生产,构建 “绿电 – 绿氢 – 绿色燃料” 的完整产业链。
如今,国内已有多个机场开启 SAF 应用试点。在北京大兴机场,部分国航、南航航班已尝试加注掺混 SAF 的燃油;成都双流机场也在逐步扩大 SAF 使用范围。“虽然目前掺混比例以 1% 为主,但随着产能提升,未来 3-5 年有望提高到 5%-10%,甚至更高。” 民航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正制定 SAF 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和应用。
不止于减排:一场关乎未来的 “厨房 – 蓝天” 联动
SAF 的意义,远不止 “处理废油” 那么简单。对环境而言,它解决了餐厨废油 “回流餐桌” 的安全隐患和 “污染土壤水源” 的环保问题;对航空业而言,它提供了一条可规模化的减排路径,避免因碳排放限制影响行业发展;对普通人而言,未来乘坐飞机时,或许只需多花一点点成本,就能为地球减少一份负担 —— 就像选择 “无纸化登机”“自带水杯” 一样,成为一种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当你下次倒掉厨房废油时,不妨想想,它可能正踏上前往炼厂的旅程,不久后就会随着飞机冲上蓝天。” 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余锋说。这场从厨房到蓝天的减排之旅,不仅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随着 SAF 技术不断成熟、产能持续扩大,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每一次云端之旅,都能成为一次守护蓝天的行动。
总结:废油变燃料,为航空减排打开新大门
从令人头疼的餐厨废油,到飞机 “青睐” 的绿色燃料,SAF 的出现实现了 “变废为宝” 与 “减排环保” 的双重目标。在中国,100 万吨级 SAF 基地的建设、多机场的试点应用,正推动这场 “废油革命” 走向规模化。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SAF 有望成为航空业的主流燃料之一,让每一次飞行都更清洁、更可持续。而我们每个人,或许都能在倒掉厨房废油的瞬间,不经意间成为这场蓝天保卫战的参与者 —— 因为你眼中的 “废物”,可能正是未来蓝天的 “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