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药酒成 “毒酒”,多人中毒!这类中草药千万别泡酒

一场热闹的乔迁宴,却因一杯自制药酒变成了惊魂时刻。2024 年 1 月 30 日傍晚,浙江嘉兴王某勇家宴请亲友,11 人就餐中有 4 人饮用了亲戚从重庆老家寄来的自制药酒。约 30-40 分钟后,这 4 人相继出现口唇麻木、头皮发凉、四肢无力等不适,其中 3 人症状严重,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甚至出现吸入性肺炎、心律失常等危急情况,经紧急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这起多人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正是药酒中浸泡的生川乌和生草乌。

生川乌和生草乌虽是传统中药,对风湿痹痛有一定疗效,但含有剧毒成分乌头碱,在民间因误用导致的中毒事件频发。数据显示,口服仅 0.2 毫克乌头碱就可能引发中毒,2 至 4 毫克便足以致命。此次事件中,即使饮用最少的王某英(约 25 毫升药酒),摄入的乌头碱也已达到中毒剂量。

乌头碱中毒极为迅速,毒物可快速被人体吸收,酒精还会大大促进其吸收,增强毒性。事发时,患者们边吃麻辣火锅边饮用药酒,初期口唇麻木等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麻辣所致,延误了自救和就诊的最佳时机。乌头碱主要影响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威胁生命安全。

不少人存在误区,认为乌头泡酒时间越长毒性越小,甚至觉得时间不够才导致中毒。但事实是,乌头无论是炖煮还是泡酒,都存在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风险。乌头碱中毒事件多发生在每年 10 月至 12 月,与乌头大量上市及人们入冬进补的习惯相关,本次事件的发生时间也与此吻合。

我国乌头碱中毒事件高发地区集中在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西南省份。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一些本地不常见的食源性中毒风险也随之扩散。许多人对乌头毒性缺乏基本认识,盲目听信偏方,最终酿成悲剧。

在此提醒,对于自制药酒,尤其是含有不明药材或毒性成分(如川乌、草乌)的,务必谨慎,最好不要自行泡制饮用。若出现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心慌头痛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医。切勿让所谓的 “偏方” 变成 “致命方”,守护健康需时刻警惕毒性中草药的危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