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暑期档票房刷新多项纪录的热闹氛围中,影视业各大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成绩单也陆续揭晓。令人欣喜的是,多家公司实现盈利,其中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归母净利润大幅上涨,金逸影视、幸福蓝海、中国儒意更是扭亏为盈。这一良好态势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盈利密码呢?

头部影片拉动仍是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达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影片票房占比高达91.2%,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以超154亿元的票房占据上半年总票房的半壁江山。万达电影在半年度报告中明确表示,头部影片的突出表现是驱动市场票房增长的主要原因。其国内直营影院票房和观影人次均有显著增长,海外市场也借助《哪吒2》等影片取得不错成绩。光线传媒同样受益于《哪吒2》,公司电影及衍生业务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衍生品业务也围绕“哪吒”IP展开。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仅靠电影票房难以持续赢得市场,需依靠“电影 +”的综合带动,且电影受众定位将更精准。
“爆米花经济”犹在,业务优化成为关键因素。万达电影通过优化消费场景布局、提升现场销售转化和市场渗透率,以及聚焦自研和专项联名产品等措施,带动商品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金逸影视自研开发多种网红特调饮品和轻食产品,相关销售额大幅增长。横店影视推出“电影 + 美食”活动,推广自营饮品品牌和时令新品。通常,爆米花、饮料等卖品虽占票房比例不高,但贡献了较高利润,是影院的“现金奶牛”。如今,影院正将其升级为利润更厚、场景更丰富的“零售 + 服务”组合,如万达电影官方购票小程序“吃喝”板块不仅售卖传统零食饮品,还销售影片IP周边,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翻台率。
严控成本也是保证盈利的重要路径。金逸影视通过推进租金减免、优化重点费用成本,使差旅费、人力成本等多项费用同比下降。幸福蓝海通过优化排片、丰富营销活动、控制经营成本等措施,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同比均有所下降。在暑期档后市场可能趋于平淡的情况下,头部公司凭借参与重点项目有望维持较好表现,而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可能继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和博纳影业上半年虽营收有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亏损。这表明影视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内容比拼升级为综合运营能力的较量。未来,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创新业务模式的公司将更具发展优势,能够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