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换帅风云”:独立性摇摇欲坠,全球金融暗潮涌动

在当今全球金融格局中,美联储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每一次决策都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而如今,美联储主席换届之际,一场围绕权力与独立性的“宫心计”正悄然上演,其影响远不止一个位子的更迭。

8月22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劳动力市场转型”研讨会上打着太极,然而,白宫和美联储之间的紧张关系已然达到沸点。尽管鲍威尔任期将尽,但特朗普政府已迫不及待想要换人。外媒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物色美联储主席候选人的消息,让华尔街瞬间紧张起来,他们担忧的并非换人本身,而是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关键问题。

目前,有三个名字被反复提及。现任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是标准鸽派,由特朗普提名进入理事会,其降息主张与白宫想法高度一致,被质疑能否客观评价老板决策,他获得提名的概率最高,达32%。凯文·哈塞特是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是特朗普核心经济幕僚,他直言怀疑美联储是否将政治置于政策使命之上,虽获提名概率约10%,但影响力不容小觑。凯文·沃什履历丰富,曾在美联储任职且参与过金融危机关键决策,但未在特朗普政府班子密切任职,获提名概率约10%。

此外,斯蒂芬·米兰也值得关注。这位哈佛经济学博士,现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刚被特朗普提名为美联储理事。他观点鲜明,主张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偏向鸽派,与特朗普立场一致。他深得特朗普信任,能为特朗普“翻译”复杂经济理论,是夺位“黑马”。

美联储主席换届有一套程序,按历史惯例,特朗普应在今年12月到明年1月公布人选,但他可能提前,这会让市场猜测是否要设立“影子美联储”。现任主席鲍威尔日子艰难,特朗普对他的攻击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社交媒体公开下战书,到指控其管理不善,甚至威胁发起诉讼,财长贝森特也加入攻击阵营。鲍威尔虽克制回应,但攻击不断,他卸任主席后大概率辞去理事职务。

若美联储失去独立性,风险重重。历史上尼克松时期伯恩斯配合降息引发大滞胀,如今特朗普关税政策和降息主张分歧大,新主席若与特朗普私交密切,通胀风险可能大增。美联储还可能成为财政部配合工具,加剧债务问题,削弱美元地位,引发资本外逃,导致股债汇三杀。而美联储独立性的丧失,最终会动摇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近年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下降,各国已在积极推动去美元化,若美联储重蹈覆辙,这一趋势将加速。

9月初,财长贝森特将与11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会面,这一选择不仅关乎利率政策,更关系到美联储70年建立的独立性传统和美元的全球霸权地位。市场正紧盯着这场“宫心计”的最终结果。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