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学家重磅发现:这种 “特殊蔬菜” 8 周溶解血栓,74 人实验见证奇迹

提到护血管、防血栓,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清淡饮食、规律运动,却鲜少有人知道,餐桌上一种常见的 “发酵蔬菜制品”,竟藏着溶解血栓的 “秘密武器”。近日,日本科学家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引发热议:74 名高血压志愿者连续 8 周摄入特定物质后,血栓明显 “消退”,血压也得到有效控制,而这一切的关键,竟与几十年前一场偶然的实验密不可分。

故事要从 1980 年说起。当时,日本生物学家须见洋行刚结束一项血液研究,在沙发上休息时,目光偶然落在餐桌上的纳豆上。这个由大豆发酵而成的传统食物,突然让他萌生一个大胆想法:若将纳豆与血液中的血栓结合,会发生什么?

说做就做,须见洋行立刻提取纳豆菌丝,加入人工血栓样本中静置。本是一次随性的尝试,却在 2 小时后迎来惊人结果 —— 血栓竟溶解了 2 厘米!要知道,当时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尿激酶,溶解同等血栓需要近 2 天时间。由于实验发生在下午两点半,这一突破性发现被学界称为 “下午两点半实验”,须见洋行也将纳豆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物质命名为 “纳豆激酶”。

后续研究进一步揭开纳豆激酶的 “神奇面纱”:它不仅能直接作用于血栓,加速其溶解,还能激活人体自身的溶栓系统,让原本无活性的酶转化为可溶解血栓的活性酶。除纳豆激酶外,科学家还发现槲皮素、萝卜硫素等物质也具备类似护血管功效。

“人与血管同寿”,这句医学领域的共识,道出了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人体心脏理论上可 “工作” 200 年,而血管寿命仅约 75 年,因此血管也被称为 “命管”。血栓作为血管中的 “绊脚石”,会导致血管堵塞,引发大脑、心脏等关键器官供血不足,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为验证纳豆激酶的实际效果,NIS 实验室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实验,74 名年龄在 18 至 85 岁的高血压志愿者参与其中。志愿者被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服用 100 毫克纳豆激酶,另一组服用安慰剂。8 周后,服用纳豆激酶的志愿者出现明显变化:血压下降,体内血栓溶解,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显著缓解。

这一实验结果让纳豆激酶声名大噪,“纳豆顿顿有,活到九十九” 的顺口溜在民间广为流传。科研成果迅速推动市场发展,我国相关市场规模已达亿级,心血管预防领域成为资本关注的 “蓝海”。值得一提的是,须见洋行所在研究所还联合中国科学家,研发出融合纳豆激酶、双重专研 SIRT 及 NK 因子的 “畅络因”,多维度调节心血管与中枢神经,在市场上收获大量好评,不少用户反馈使用后睡眠改善、心慌缓解、肢体麻木减轻。

然而,血管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中国医学科学院对 17.7 万人的 “血管年龄” 研究显示,国人血管年龄平均比实际年龄老 13 岁,男性差距更是高达 15 岁;《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也指出,我国有超 3 亿人受心血管疾病困扰,此类疾病已成为 50 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上医治未病”,面对潜伏期长、发病急促的心血管问题,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除借助纳豆激酶等科学手段外,日常生活中还应坚持低盐低糖饮食,多吃粗粮、少油食物,减轻血管代谢负担;同时保持适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吸烟,从多方面守护血管健康。

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心血管养护知识逐渐普及。未来,在国内外科研力量与政策的支持下,相信会有更多护血管成果落地,帮助人们更好地守护 “命管”,拥抱健康生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