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年轻化:警惕“懒癌”背后的致命风险

在人们的印象中,甲状腺癌常被称为“幸福癌”“懒癌”,似乎是一种“温和、易治愈”的癌症。然而,近年来它却以惊人的速度悄然崛起,成为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甲状腺癌:并非真的“懒”

2022年,我国甲状腺癌新发病例数高达46.61万,首次进入各类高发癌症前三。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类,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约占90%以上。它生长缓慢、转移能力弱、预后良好,很多患者发现时肿瘤只有1厘米大小,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这也正是它的“温柔陷阱”。它不痛不痒,却在悄悄发展,一旦症状明显,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甲状腺癌的“危险信号”

甲状腺癌早期症状往往被忽视,当它开始“显露”时,可能会出现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尤其是颈部一侧)、声音嘶哑且持续两周以上、吞咽困难或感觉喉咙有异物感、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心悸、颜面潮红等类癌综合征。很多人把颈部肿块当成“淋巴结发炎”,一拖再拖,最终延误病情。

揭开甲状腺癌的“幕后推手”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辐射暴露是重要诱因,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病风险,应避免长时间接触放射源和不必要的X光检查。碘摄入失衡也不容忽视,碘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增加甲状腺癌风险,可通过食用海带、紫菜等食物适量补碘,但切忌过量。雌激素影响也是因素之一,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女性要避免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对情绪波动极为敏感,长期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会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此外,约5 – 10%的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家族史,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查。

预防甲状腺癌的“五大法宝”

预防甲状腺癌,首先要做好甲状腺自我检查,每年站在镜子前,仰头看脖子,用手指轻轻触摸颈部,感觉是否有肿块,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也很重要,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每天30分钟的快走或瑜伽,能有效缓解压力,调节内分泌。合理补碘,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碘元素,避免盲目服用碘片或过量食用海产品。学会情绪管理,每天花10分钟冥想或深呼吸,释放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有甲状腺疾病史、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很多人担心得了甲状腺癌“活不长”,但实际上甲状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2.9%,早期发现的患者5年生存率甚至超过98%。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内分泌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患者通常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按时服药可恢复正常生活。

年轻化趋势,家长需警惕

甲状腺癌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儿童和青少年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儿童甲状腺癌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确诊时病情已较严重。家长要多关注孩子颈部是否有异常,如发现颈部肿块或增粗,应及时就医。

甲状腺癌虽被称为“懒癌”,但它的年轻化趋势和潜在危害不容小觑。我们要重视它,了解其风险因素,做好预防和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守护好我们的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