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刘白羽《月》:在文字与月光中邂逅诗意与清辉

当夜幕悄然降临,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嚣,月光如纱般温柔地洒向大地,为世界披上一层静谧的银装。在这样的夜晚,走进文字的世界,与名家笔下的月色相遇,无疑是一场触动心灵的诗意之旅。在 “闪电夜读” 栏目中,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深情诵读刘白羽的散文《月》,带领听众一同沉浸在月色与文字交织的美妙意境中。

刘白羽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冬月夜景图。偶然望向窗外,对面屋顶那层如霜的白,瞬间将人带入一个纯净的月光世界。不同于秋月常伴的浓浓树影、淡淡秋风,冬月之下,没有花的清香、虫的吟唱,却有着空旷与辽阔的独特韵味。一丛丛丁香枝条,在月光的勾勒下,宛如炭笔随意挥洒的粗线条,在空中凝然不动,看似简单的黑白线条,却勾勒出了一种简洁而又震撼人心的美,让人的胸襟也随之开阔,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一片澄澈的月光。

在散文中,刘白羽还巧妙地引用了陆游《入蜀记》和苏东坡《记承天夜游》中描写月光的精彩片段。陆游笔下 “夜与诸子登岸,临大江,观月,江面远与天接,月影入水,荡摇不定,正如金虬,动心骇目之观也”,展现出月夜下江面的壮阔与月影的灵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苏东坡的 “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访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则以细腻的笔触,将月光的澄澈、庭院的静谧以及友人相伴的闲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尤其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两句,更是将月光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月夜的清寒与美好。

刘白羽对苏东坡的这两句描写尤为喜爱,或许正是因为其与他笔下今夜的情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对经典文字的共鸣与欣赏,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涵,也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月光在文人墨客心中的特殊地位。月光,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文人寄托情感、抒发意趣的载体,它穿越时空,在不同的文字中闪耀着同样迷人的光辉。

刘白羽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多样,从《长江三日》中对长江壮丽景色与历史文化的描绘,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对黄河雄浑气势的展现,再到此次《月》中对冬夜月光的细腻刻画,都体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他的文字,如同夜空中的明月,照亮了读者的心灵,带领我们在文学的星河中遨游。

通过 “闪电夜读” 栏目诵读刘白羽的《月》,不仅让经典散文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夜晚静下心来,感受文字之美、月光之美的契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夜读活动,就像一剂心灵的良药,让我们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宁静,在文字与月光中邂逅诗意与清辉,重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感动 。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