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电商江湖格局渐稳,刘强东将目光再次投向海外。7月28日,外媒曝出京东正就收购德国电子零售巨头MediaMarkt和Saturn与Ceconomy集团展开谈判,交易金额高达22亿欧元(约合185亿元人民币)。这不仅是京东近年来最大手笔的海外收购,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从”ochama”到”Joybuy”,从物流基建到线下门店,京东正以”供应链+本地化”的组合拳,试图在欧洲复制京东在中国的成功模式。这场豪赌能否成功?刘强东的”再造京东”梦想还有多远?

一、185亿收购背后:京东的欧洲野心
此次收购的目标Ceconomy集团,是欧洲3C零售市场的”隐形冠军”。旗下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品牌在欧洲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年触达消费者超22亿人次。2024/25财年,公司预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3.75亿欧元,连续九年保持盈利增长。
“这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战略布局。”业内人士分析,京东通过收购可直接获得:
- 1000+线下门店网络:快速打开欧洲市场入口
- 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与京东物流形成协同效应
- 4300万会员基础:直接触达欧洲消费者
“京东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现在需要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刘强东在6月的小范围分享中透露,此次收购将成为京东欧洲业务从”基建”到”运营”的关键转折点。
二、三年磨一剑:京东的欧洲布局
此次收购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京东深耕欧洲三年的必然结果。
1. 线上试水:ochama与Joybuy
- 2022年,京东以”ochama”品牌登陆荷兰,首创”线上下单+自提点取货”模式
- 截至2024年10月,已在波兰建成2.7万平方米自动化仓,辐射24个国家
- 2025年4月,Joybuy在英国测试运营,主打当日达/次日达服务
2. 物流先行:20个海外仓布局
- 2022-2023年,京东斥资超9亿元收购英国、荷兰多个物流资产
- 目前在欧洲拥有超20个仓库,总面积超30万平方米
- 形成覆盖英、德、法等30国的供应链网络
“线上平台+线下网络+物流基建”的立体生态已现雏形,此次收购将补齐最后一环——线下零售渠道。
三、挑战与机遇:能否复制京东模式?
尽管前景广阔,但京东在欧洲仍面临多重挑战:
1. 股权结构复杂
Ceconomy三大股东均为欧洲老牌家族企业,决策谨慎。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股东对出让股份仍存疑虑,可能影响交易达成。
2. 文化差异与本地化
欧洲市场消费习惯与中国差异显著,如何平衡标准化与本地化将是关键。京东需在保持供应链优势的同时,适应欧洲市场的服务标准。
3. 竞争压力
欧洲3C零售市场已高度成熟,亚马逊、MediaMarkt等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京东需找到差异化竞争路径。
但机遇同样明显:
- 供应链优势:京东物流的高效配送体系可大幅提升Ceconomy的运营效率
- 数字化经验:京东的智能零售技术可帮助门店数字化转型
- 会员体系:4300万欧洲会员与京东生态的协同效应
新闻总结:四大核心判断
- 战略升级:此次收购标志着京东全球化进入”本地化运营”新阶段
- 模式创新:线上+线下+物流的立体生态将重塑欧洲零售格局
- 挑战犹存:股权谈判与文化适应是最大不确定因素
- 长期价值:若成功,将助力京东在欧洲复制”第二个京东”
“这不仅是商业收购,更是商业模式输出。”专家指出,京东正试图以中国电商经验改造欧洲传统零售业。无论交易结果如何,京东的全球化尝试都值得关注。
随着185亿收购案的推进,刘强东的”再造京东”梦想正逐步落地。这场横跨欧亚的零售革命,或将重新定义全球电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