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新政引爆争议:17万玩家联名抵制”数字审查”】
7月29日,游戏社区掀起轩然大波。由独立开发者Zero Ryoko发起的Change.org请愿书《告诉万事达卡、Visa和激进组织:停止控制我们能观看、阅读或游玩的内容!》仅用12天便突破17万签名,这场针对Steam新政策的抗议活动正演变为全球玩家捍卫创作自由的标志性事件。

【政策地震:Steam一夜下架近百款成人游戏】
事件的导火索是Steam于7月16日更新的平台条款。新政策规定:”禁止任何违反支付处理商、银行或网络服务提供商标准的内容。”尽管Valve未明确具体标准,但政策落地后,近100款成人主题游戏悄然消失。
“就像午夜时分被强行拔掉电源。”成人向独立开发者Lena Marrick形容道。她的心理惊悚游戏《暗潮》因含轻度SM元素遭下架,团队半年开发成果付诸东流。更令开发者不安的是,Steam始终未公布被禁游戏的完整名单,这种”黑箱操作”加剧了行业恐慌。
【请愿直指金融巨头:支付商变身”数字道德警察”?】
请愿书将矛头直指万事达卡和Visa两大支付巨头:”它们正在成为全球内容的隐形审查者。”Zero Ryoko指出两大矛盾点:
- 双重标准:允许成人平台OnlyFans运营,却封杀虚构类作品;
- 权力越界:金融机构越俎代庖制定内容标准,开发者沦为”金融合规牺牲品”。
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今年5月,Visa就曾因OnlyFans涉黄争议冻结其部分账户,最终迫使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如今类似审查已蔓延至游戏领域,形成”支付商-平台-开发者”的连锁反应。
【集体反击:从玩家请愿到行业声援】
抗议活动已超越游戏圈层:
- 开发者联盟:12家独立工作室宣布暂停Steam新作发布,转投itch.io等平台;
- 玩家行动:Reddit的r/Steam社区发起”虚拟罢工”,号召玩家7月31日暂停游戏消费;
- 法律界介入:电子前沿基金会(EFF)已着手研究是否违反《数字千年版权法》。
“这不是关于色情,而是关于创作自由。”游戏设计师Greg Kasavin在推特发文,获得超2万转发。
【幕后推手争议:”集体呐喊”组织被指操控舆论】
请愿书中特别提到社会运动组织”集体呐喊”(Collective Shout)。该组织长期抵制媒体中的物化女性现象,此次被指为政策变化的幕后推手。其在社交媒体发文庆祝请愿成功,进一步激化对立情绪。
但矛盾的是,部分玩家认为将矛头指向单一组织有失公允:”问题根源在于金融资本过度干预内容产业,而非某个NGO。”游戏文化研究者Dr. Elena Chen指出。
【未来走向:政策博弈进入白热化】
截至发稿,Valve、Visa和万事达卡均未正面回应。但行业观察家预测可能出现三种走向:
- 妥协方案:Steam建立分级标签系统,区分”成人内容”与”违规内容”;
- 支付分流:开发者转向加密货币支付或独立支付网关;
- 立法干预:欧盟或美国国会介入调查金融巨头的内容审查权。
【记者手记:当资本成为”数字道德裁判”】
这场风波暴露出数字时代的新矛盾:当支付商掌握平台命脉,它们实质上拥有了定义”合法内容”的生杀大权。相比政府监管,这种”软性审查”更隐蔽且难以反抗。
17万玩家的怒吼不仅是为成人游戏争取生存空间,更是对”资本审查”的一次集体反抗。正如请愿书所言:”我们要求的不是特权,而是不被定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