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发现:一顿高脂肪餐,4 小时内损害全身血管与大脑功能

你或许很难想象,仅仅一顿高脂肪餐,就能在短短 4 小时内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显著伤害。南威尔士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给出了这样的惊人结论:它会损害全身血管功能,削弱大脑调节血流的能力,尤其对老年男性的大脑影响更为明显。这一发现让人们对高脂肪饮食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项研究聚焦于餐后高脂血症(PPH),即摄入高脂肪食物后血液中脂肪含量短暂升高的现象,这种状态可能持续长达 8 小时。研究团队招募了 20 名平均 24 岁的健康年轻男性和 21 名平均 67 岁的健康年长男性,所有参与者均非吸烟者,无心血管、肺部或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相关营养补充剂或药物。实验前,他们都禁食一晚,随后喝下一份标准化的液体高脂肪餐,这份餐包含 130 克脂肪和 1362 卡路里热量,由 350 毫升浓奶油、两汤匙巧克力糖浆和一汤匙即溶脱脂奶粉制成,餐后 4 小时进行详细测量。

研究结果令人警惕。餐后,年轻和年长男性的血液中甘油三酯、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都显著升高。其中,年轻男性的甘油三酯水平从 0.88 mmol/L 升至 2.26 mmol/L,老年男性则从 1.39 mmol/L 升至 2.92 mmol/L。同时,两组参与者的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都出现下降,意味着血管舒张能力减弱,对全身血流的调节能力受损,年轻男性的 FMD 下降约 0.7 个百分点,老年男性下降约 1.2 个百分点。

在对大脑的影响方面,餐后两组参与者的大脑脉搏指数均显著升高,这一指数反映血管僵硬度或顺应性的变化,升高可能意味着大脑血管僵硬度增加。尤其在老年男性中,餐后脉搏指数的百分比变化与甘油三酯浓度呈正相关,即甘油三酯越高,大脑血管僵硬度增加越明显。此外,老年男性在基础状态下大脑血流速度、脑血管传导指数及脑氧和葡萄糖输送均较低,而脑血管阻力指数和脉搏指数则较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高脂饮食导致年轻和年长男性的大脑动态自调节能力均下降,这表明大脑在血压波动时维持稳定血流的能力减弱,使得脑血流对血压变化的依赖性更高,处于更压力被动的状态,且这种损害在老年参与者中更为显著。

研究人员分析,餐后高脂血症会诱导氧化硝化应激,导致血管内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而一氧化氮对血管健康至关重要,能帮助血管扩张、维持弹性,对全身血管功能和大脑动态自调节都起着关键作用,其减少很可能是血管功能受损和大脑调节能力下降的原因。同时,全身氧化硝化应激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重大,受损的全身血管功能和降低的大脑动态自调节能力都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如中风、痴呆症)的风险因素。鉴于老年人的大脑对高脂饮食更脆弱,研究强调老年人应遵守营养指南,提倡低脂肪饮食。对于久坐不动、抗氧化保护较弱的人群,高脂饮食的影响可能更显著。

为了自身健康,尤其是老年群体,应尽量选择低脂肪饮食,减少高脂肪餐的摄入,以此保护血管和大脑,降低相关疾病风险。毕竟,健康的饮食习惯,从每一餐开始把控都至关重要。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