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业绩飘红背后,内控“黑洞”何时填平?

在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中,浦发银行近日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半年度成绩单,然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忧,尤其是内控问题频发,如同一个难以填平的“黑洞”,让这家老牌股份制银行陷入业绩增长与内控失守的双重漩涡。

8月6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一季度末实现“双降”。单从这些数字来看,浦发银行的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利润释放表现出色。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9%,较一季度大幅提升25.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的快速提升为银行提供了反哺利润的空间,资产质量改善也为利润释放奠定了基础。

但在这光鲜的业绩背后,收入端的压力若隐若现。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2%,与净利润10.19%的增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银行在收入扩张及净息差层面的持续承压。2024年末的净息差低于股份行平均水平,净息差压力仍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同时,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仍微增,新增不良的生成压力仍在,浦发银行面临着“增量控制”与“存量化解”的双线作战。

与业绩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浦发银行的内控防线频频告急。2025年刚过七月,累计罚款超800万元,罚单如雨点般落下,且违规行为呈现明显规律性,信贷业务成为“重灾区”。北京分行、泰州分行、安阳分行、郑州分行、重庆合川支行等多家分支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罚,涉及贷前调查缺失、贷后管理失职、个人贷款资金挪用、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违反账户管理及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问题,一张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违规地图”暴露了浦发银行从贷前调查、审批,到贷后管理,再到不良处置等环节的系统性漏洞。

不仅分支机构问题不断,浦发银行总行也未能幸免。7月25日,总行清算作业部原高级专家陈凌云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已是该行一年多来第二位落马的“高级专家”。此前,昆明分行高级专家潘岭也因类似原因被查。“高级专家”岗位本应是资深管理者的“软着陆”之地,但他们却成为内控漏洞的暴露点,这也反映出浦发银行在内控管理上的严重缺失。

金融反腐的利剑已指向银行系统的各个角落,浦发银行只是本轮金融反腐的一个缩影。面对内控危机,浦发银行管理层在年中会议上提出完善风险管理流程,加强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真正解决内控问题,浦发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浦发银行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在规模扩张与合规风控间“走钢丝”,还是真正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从“大”到“强”的蜕变,不仅关乎自身命运,也将为整个银行业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控提供现实参照。填平内控“黑洞”,是浦发银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您推荐